欢迎访问量子肠胃网!

量子肠胃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胃肠检查 >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,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了

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,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了

发布时间:2024-07-16 05:54:42 胃肠检查 0次 作者:量子肠胃网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30岁偶然肠镜,确诊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,有人像我这样倒霉嘛?

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,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,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开始发病,15-25岁年龄段,表现为肠管内多发息肉,可能长几百个、上千个大小不一的息肉,息肉多是成串、密集排列,严重者可能从口腔到直肠、肛管均会出现息肉,一旦确诊,需及时手术治疗。

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,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了

一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哪些症状?

FAP患者出生时,一般无结直肠息肉,可能从15岁左右开始长息肉,初期息肉数量也较少,随年龄增大息肉会增多,内镜下会看到至少超过100个的息肉。

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,随息肉增多、增大,会出现腹痛、腹部不适、便血、黏液便、大便次数增多、腹泻、肛门瘙痒、贫血、消瘦、乏力等不适,部分也会有肠外表现,如视网膜出现病变、胃和十二指肠息肉、骨瘤等。

二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何治疗?不治疗会怎样?

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,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,或者行预防性手术治疗

根据患者临床表现、息肉数量、大小、严重情况等,常见的有三种术式:即全结直肠切除+永久性回肠造口(TPC)、全结肠切除+回肠直肠吻合术(IRA)、以及全结肠切除、直肠黏膜剥除、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(IPAA),这三种术式分别有其适应证,需要个体化选择。

①TPC是传统的经典手术,治疗最彻底,但术后功能最差,可能吃一点东西就会流出来,粪便也比较稀,护理比较麻烦,现在用的也比较少。

②IRA多适用于轻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,或者青少年患者,可以保留7-10公分的直肠、肛门,能保留排便、排尿、以及性功能,之后需定期随访,如果发现直肠息肉要及时内镜下切除。

③IPAA是目前治疗FAP的主要术式,操作较复杂,但可保留肛门、排便功能,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,可能会发生吻合口瘘、盆腔感染、肛瘘、贮袋炎等。

一般来说,对于轻型的患者,也可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,尽量推后全结肠切除;如果患者合并硬纤维瘤或有家族史,做了全结肠切除可能会发生术后硬纤维瘤,危及生命,此时要尽量推迟全结肠切除术,定期做胃肠镜、腹部CT/MRI等,也要及时处理胃、十二指肠的息肉,以免癌变。

目前来说,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有一些药物可以治疗,但仅能延缓腺瘤的生长,并不能根治,也不能阻止腺瘤发生,停药后腺瘤依旧会生长,一般适用于保留部分直肠的手术患者。

如果确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,不及时进行治疗,多数会在40前患结直肠癌。

三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何筛查?

一般来说,如果父母一方患有该病,那子女被遗传的风险约在50%,需要尽早开始FAP基因检测,从十几岁就要开始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,如果未患上该病,需持续到35岁,然后可以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。

对于已经确诊进行手术切除(IRA/IPAA)的患者,术后每3-6个月做一次肠镜,一旦发现新发腺瘤,需及时内镜下消融,或者手术切除直肠。

四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能要小孩吗?

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,是可以要小孩的,也不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,但孩子有一定几率会遗传到该病,约有50%的可能。

日常要保持健康、均衡的饮食,避免高脂、高蛋白、低纤维饮食,也要适当运动,尽早开始肠镜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

五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后如何护理?

1、患者心理:因排便方式改变,很多患者会有恐惧、不愿面对、紧张焦虑的心理,需医护、家属给予帮助,进行纾解。

2、饮食生活:术后肠蠕动恢复,可遵医嘱进流食,逐渐恢复普食,少食多餐,避免进食辛辣刺激、生冷、粗纤维食物,以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营养饮食为主,也要尽早下床活动,适当运动。

3、造口护理:要注意观察造口是否有回缩、出血、坏死等异常,要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发生腹泻、便秘的情况。

了解更多“结直肠癌”“肿瘤”相关问题,点击关注【肿瘤专家姜争】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胃肠镜检查多久能下床活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